- A+
名人墓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历史、文化、艺术的人文景观。
江西文化繁荣昌盛,杰出人才层出不穷,再加上风光旖旎,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高僧道士、达官显贵流连忘返,甚至成为他们百年之后安息的圣地。
根据数据统计,到2010年7月30日为止,江西省已记录下了1713座古墓葬,这些墓葬涵盖了名人墓、贵族墓、墓葬群以及僧塔等多种类型的著名墓葬。
位于江西北部的千年古都九江,作为该省的北大门,拥有众多古迹。其中,有九处古迹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它们已被认定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这九处名胜古迹分别是:周敦颐的墓地、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之墓、陶渊明的墓园、岳飞的妻子李夫人之墓、被称为“一见心寒”的墓碑、黄庭坚的墓穴、李烈钧的墓园、高善继的墓碑、真如寺以及其僧侣的塔楼。
此外,尚有许多县级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名人墓地,诸如江万里的墓、陈寅恪的墓、三老的墓、义门始祖旺公的墓等。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九江的那些名人墓。
陶渊明墓 • 濂溪区德安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的西南侧,面阳山南坡之上。陶渊明,这位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的杰出诗人、辞赋作家,被誉为我国首位田园诗人,享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
陶渊明墓
墓地位于汉阳峰之北,黄龙山之南,其选址正是遵循了他临终前所表达的“愿葬于荒野”的愿望。墓碑设计简约而不失朴素,藏匿于山林之间,从风水学的角度分析,这里堪称“左有青龙,右有白虎”的绝佳之地。这不仅实现了他“居住在城郊,悠然自得”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采菊东篱,悠然望南山”的意境。
2004年,在德安县吴山镇栗里陶地区,一位农民于杂草丛生之地意外寻得一块古老的石碑,碑文刻有“故陶公潜公之墓”字样。经过考古专家的鉴定,这块石碑确系唐宋时期的遗物。
黄庭坚墓
坐落于修水县杭口乡的双井村。黄庭坚,北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奠基人,与杜甫、陈师道及陈与义并称“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便是三宗之一。他曾跟随苏轼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同被尊称为“苏门四学士”。在世时,他与苏轼齐名,世人尊称他们为“苏黄”。
黄庭坚墓
自宋代起,该墓园历经多次修缮,于1959年被评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点。它东邻茶园,西接水渠,南望修河,北倚杭山,陵园南部正对着一望无际的田野以及那闻名遐迩的明月湾。
周敦颐墓 • 濂溪区
濂溪墓景区
公元1073年,周敦颐因疾病离世,享年五十七载,其遗体安葬于九江城南的栗树岭(今九江市濂溪区莲花镇谭畈村)。到了1959年,濂溪墓被认定为江西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该地已发展成为濂溪文化公园及周敦颐纪念馆,园内设有牌楼、门楼、濂溪祠、爱莲池等多个景点。
烟水亭
濂溪墓景区占地超过4000平方米,四周用石条筑起了围墙,四周绿树成荫,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入口处矗立着一座石坊,上面镌刻着“周濂溪夫子墓”的字样。墓地背靠栗树岭,两侧山峰环抱,墓前数十米处,濂溪水潺潺流淌,永不停歇。墓侧建有濂溪祠,祠前设有两个莲花池,周围树木高大茂密。在明代,这里被誉为“江洲十景”之一。
岳飞母亲姚太夫人墓 • 庐山脚下
岳母墓
仲夏时分,庐山之脚,株岭之地,绿树成荫,竹林茂密,一片宁静祥和。岳母的墓地三面被群山环绕,北面开阔,拱形的墓顶微微凸起,青石碑上镌刻着“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十二个醒目大字。墓园朴素而庄重,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
绍兴年间,岳飞在江州(今九江)驻守,其母姚太夫人亦随军同行。转至绍兴六年,岳飞奉命调任鄂州,却不幸遭遇母亲病危。他急忙夜归九江,探望病榻上的母亲。母亲艰难地坐起身,用手指着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四个字,告诫他国家大事为重,勿让家事牵绊,为国尽忠即是尽孝,报国即是报家。岳飞含泪告别母亲,匆匆返回鄂州。
岳母墓
岳母祠
当年3月26日,母亲不幸离世,岳飞遂向朝廷上书,恳请将母亲的遗骨安葬于庐山株岭,宋高宗对此予以批准。自此,这位贤良的母亲之灵,便与她生前钟爱的庐山相依相伴。岳母之墓历经多次毁损与重建,1959年,该墓被正式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1996年,文物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缮工作。
岳飞妻李夫人墓 • 庐山脚下
岳飞妻李夫人墓
从岳飞遭受不幸到1162年,李夫人在这段长达二十年的岁月里,独自承担起了岳家重任。她将生命之火燃尽,坚守在流放岭南的孤寂岁月中,维系着岳氏家族血脉的延续。
岳飞妻李夫人墓
岳飞得以昭雪,李夫人便带着家人重返庐山。到了淳熙二年,即公元1175年,李夫人享年75岁,不幸因病离世。按照她的遗愿,家人遵循孝道,陪伴岳母姚太夫人,并在太阳山为她安葬。
“一见心寒”墓 • 星子
“一见心寒”墓
星子县温泉镇东山村内,矗立着一座名为“一见心寒”的墓碑。该墓碑铭记了日本侵华时期所犯下的罪行,当时星子县共有8万民众,其中超过1万人惨遭日军侵略者的屠杀。
“一见心寒”墓简介
“一见心寒墓”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侵占星子时所犯下的罪行,那里惨无人道地杀害了28名手无寸铁的村民,其中甚至有一名未满周岁的婴儿。事过境迁,人们将他们的遗骸合葬在一起,以此纪念那段令人心寒的历史。
1987年该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点。
李烈钧墓
李烈钧墓坐落在九江市武宁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西北方向,距离该塔约有80米的距离。此处有一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长方形墓穴,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松柏。一座高耸的青石墓碑上,清晰地刻有魏体书法的丹红色字迹,上面写着:“李烈钧将军与华世琦女士之墓”。
李烈钧
李烈钧,字协和,出生于武宁县罗溪坪源村,1882年至1946年。他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7年投身同盟会,紧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事业。在此期间,他参与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北伐等一系列重要革命活动,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贡献了巨大力量。
高善继墓• 彭泽
高善继之墓坐落于黄花乡虎厂坞高村东侧一公里处,长岭岗之上。其地毗邻彭泽杨梓公路。高善继,字焕周,号次浦。清光绪元年(1875年),他考取了乙亥科孝廉方正,参加了朝考,被任命为县职,后担任弋阳县训导,再后来又成为天津县教谕。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以朝鲜东学党之乱为借口,派遣军队入侵我国。
高善继弃文从武,投身军旅,为国家竭尽全力。当年七月二十五日,他在黄海牙山一役中壮烈捐躯。此墓为清光绪帝所赐的衣冠之墓,墓碑上对联“旆裳特表牙山色,冠服长留幽冢香”由庆亲王所题。高善继这位民族英雄的事迹已被收录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的历史档案中。高善继的墓已成为人们缅怀民族英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陈寅恪墓• 庐山
1969年10月,陈先生在广州离世,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局势动荡,他未能如愿安葬在父亲陈三立之侧(陈三立安葬于杭州九溪,我曾在2012年11月拜访过其墓地)。他的骨灰一直由女儿陈流求保管。之后,子女们还希望将骨灰安置在庐山上陈三立的松门别墅石缝之中,但这一愿望同样未能达成。
二十一世纪悄然来临,湘西的才子黄永玉联络了他的湖南同乡、当时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毛致用进行协调。庐山管理局以景区不宜新增墓葬为理由,婉转地拒绝了这一请求。然而江西哪里要建门楼牌坊?,最终是庐山植物园提出解决方案,认为作为中科院的下属单位,植物园在庐山享有一定的独立地位,不属于庐山风景名胜区,因此设法让黄永玉先生得以安葬于植物园内。
陈寅恪先生与夫人在庐山
庐山有幸,九江有幸,江西有幸,因为据说在下葬的那一天,庐山迎来了难得的晴朗天气,风和日丽。陈先生得以安葬于此,这不仅是庐山的荣幸,也是九江和江西的荣幸。当然,对于先生而言,能够魂归故里,更是他个人的幸事。
三老墓• 庐山
庐山植物园的三老墓,指的是该植物园三位创始人安息之地。该植物园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其创立者包括我国知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以及陈封怀等人。
江万里墓• 都昌
丞相江万里墓
江万里,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爱国丞相,民族英雄,同时也是南宋末年的仕林和文坛领袖,被誉为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政治家与教育家。他的墓穴坐落在九江市都昌县土塘镇的港东地区,墓址朝向东北,面向西南,四周地形宛如一把舒适的椅子,墓径大约为8米。
义门始祖旺公墓• 德安
德安义门陈的旺公墓,九凤朝阳,风水宝地。
旺公离世之后,家属们为他挑选了多处墓地,但始终无法确定具体位置。随着出殡吉时即将到来,八仙们肩负重任,子孙们则悲痛地扶着旺公,一同离开了村庄。他们沿着东皋山蜿蜒的小径缓缓前行。然而,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电闪雷鸣,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将整个送殡队伍淋得如同落汤鸡,使得队伍无法继续前行。
众人被迫将灵柩放下,或是留在原地,或是躲进树下避雨,耐心等待雨势减弱,然后继续前行。不久,雨势减弱,阳光穿透云层,露出明媚的笑脸,仿佛在宣告雨过天晴。此时,刚刚降雨的山泉汇流成河,流淌至路边的水沟。突然,一声巨响划破宁静,山体发生滑坡,不偏不倚地将旺公的灵柩掩埋,幸运的是,在场人员无一受伤。此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天赐”。
郑善果墓• 德安
江右郑氏的始祖,即唐宋时期庐山被称为匡庐,民间又称江右山的那位——善果公。在贞观九年己未年(公元635年),善果公在任职期间不幸因病去世,享年63岁。宰相魏徵听闻此噩耗,悲痛不已,遂向皇上汇报,并详细介绍了善果公一生的功绩:“他一直对皇上忠心不二,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堪称对高帝尽忠,对当今陛下尽言。”
唐太宗李世民感慨地说:“郑刑部真是一位正直的大臣,我对他有所亏负。”于是下令给予国葬的荣誉,并赐予谥号“清惠公”。郑刑部的儿子郑俊,按照国葬的礼仪来处理父亲的丧事,最终将郑刑部的灵柩安葬在了他管辖的庐山葛仙山自然冲(现今被称为葛洪山,位于德安县吴山镇)。后来,九江府在府堂之后刻碑并立传。
程普墓·瑞昌
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立新桥东南侧200米处,有一片河床草坪,那里便是程普墓的所在地。在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和清咸丰五年(1855年),人们分别在此立了两块碑石,上面刻有“大汉副都督亭候程普公之墓”的字样。
程普,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将领,曾服务于孙坚、孙策、孙权三位君主。他追随孙坚征战江西哪里要建门楼牌坊?,击败黄巾、董卓,斩杀华雄,击败吕布,并协助孙策稳固江东。孙策离世后,他与张昭等贤臣一同辅佐孙权,同时征讨江东境内的山贼,立下赫赫战功。在赤壁之战中,他与周瑜共同担任左右都督,击败曹操,并在南郡大败曹仁。在东吴众多将领中,程普年纪最为长迈,深受尊敬,被誉为“程公”。
程普墓 追思
东吴程普葬新桥,引证游人竞折腰。
辅佐三孙成益业,匡扶一政建家朝。
忠臣美德常铭记,保国丹心不动摇。
借古喻今宜作鉴,江山稳固最尤娇。
蔡公时墓·甘棠湖公园
蔡公时,被誉为自民国时期起首位抗日英雄,同时身为我国外交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更是九江的骄傲。早年他以教授学问为幌子,推广进步的民族理念,随后赴日本深造,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推动江西地区独立;1913年参与反袁护法运动,此后又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经济学科深造;1916年在北平创立了北平民国大学;自1917年起,担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的参议及上海工统委员会成员;1924年,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北上;1928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战地政务委员,并兼任外交处主任。
1928年5月3日,蔡公时于“济南惨案”中牺牲。
蔡公时被誉为民国时期首位抗日英雄,李烈钧对其赞誉有加,称其为“外交史上的第一人”;冯玉祥亦为其题词,誓言要洗刷国耻;李宗仁则对其民族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千古不朽;于右任更是以诗抒怀,感叹“此鼻此耳,此仇此耻!呜呼!泰山之下血迹未干!”艺术巨匠徐悲鸿更是为其创作了一幅巨型油画《蔡公时济南被难图》。
1991年5月3日,蔡公时烈士纪念碑在九江甘棠公园揭幕。
徐宝璜墓·濂溪区虞家河
徐宝璜墓
徐宝璜,别字伯轩,来自江西九江。1918年,他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首个新闻学研究会,成为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之一。
徐宝璜墓
徐宝璜在我国新闻教育领域贡献卓越,享有“新闻教育界首屈一指的大师”及“新闻学界开创者”的美誉。其代表著作包括《新闻事业》、《保险学》以及《货币论》(均为译作)。
《新闻学纲要》序石刻
1995年,在九江市濂溪区虞家河乡鲁板村,徐宝璜的墓被发掘出来。如今,它已成为九江市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文化界人士纷纷前来悼念和瞻仰,对于深入了解我国新闻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胡耀邦陵园·共青城
胡耀邦,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其陵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富华山。该墓坐落西向,面向鄱阳湖,四周环绕着苍翠的松柏。墓地上,一座由三块厚达0.8米的白花岗岩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巨碑巍然矗立,其顶端高达4.5米,底部长度则达到10米。
碑石右上端精心镌刻了胡耀邦同志的侧脸肖像,其左侧依次排列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徽,这些图案共同见证了胡耀邦同志曾是党、团、少先队的重要领导者。
夏竦衣冠冢·德安
夏竦,字子乔,出自江西德安县车桥镇德安白水街乡,其父夏承皓曾任右侍禁,并在与契丹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朝廷对其战功予以嘉奖,遂任命子竦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夏竦以文学为起点,博学多才,对经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擅长诗文创作。他曾历任地方知府、知州,在史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宋仁宗时期,他还担任了参知政事(副相)一职,成为九江历史上五位副宰相之一。
夏竦衣冠冢在德安县车桥镇昆仑山麒麟峰(旧白水街乡境内)
白水麒麟峰下谒英国公夏竦墓
吴宝炬(民国)
前代励名隔代知,英雄出处类如斯。
功高何必文谀墓,万古不磨有口碑。
章鉴丞相墓·修水
章鉴,生于1214年,卒于1294年,字为公秉,是修水杭口镇杨坊村的人。他别号杭山,又被称为万叟,是南宋时期的宰相,同时也是修水八贤中的杰出人物。他在1244年的淳祐四年考中进士,1274年的咸淳十年被任命为宰相,曾历任枢密院御史、中书台人、左侍郎等职务。章鉴在1294年的至元三十一年去世,他留下了《杭山集》这部著作。
章鉴丞相墓在九江修水县杭口镇下杭村佛塔垅,2017年重修。
还有很多,可能会有遗漏,也欢迎大家的补充!
地方的历史名人是该地崛起的灵魂与支柱,名人的墓地以及知名的墓葬则集中展现了该地的独特魅力和地域文化的精髓。在春天踏青之际,带着探寻文化根源的意味出行,本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探访古迹,探寻幽静之地,瞻仰先贤,聚焦于各个时期那些熠熠生辉的文化名人及其最终的归宿。或许,这样的经历还能让我们收获一堂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课。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