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普陀宗成寺:仿布达拉宫而建,藏传佛教经典之作

  • 河北承德普陀宗成寺:仿布达拉宫而建,藏传佛教经典之作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石牌坊
摘要

普陀宗成寺建在乾隆年间,治天下,可谓藏传佛教寺院的经典。武大门北面的黄釉牌楼是仿照北京北海公园的小西天牌坊建造的。牌坊前的石狮,意味佛祖讲经如狮吼,彰显佛教至高无上的权威,也代表此寺为皇室佛寺。处于大鸿泰中心的万发归一寺,是普陀宗成寺正殿和寺内全部建筑的精髓。

承德外八寺_小西天牌坊_普陀宗成寺

普陀宗成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狮子沟北部,坐落在避暑山庄北面的山丘之上,这座寺庙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60岁和皇太后80岁寿辰而修建的。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西藏的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群被群山环抱,气势恢宏。在承德外八寺中,它不仅是规模最为宏大的,也是最为人们所赞誉的佛教寺庙。

小西天牌坊_承德外八寺_普陀宗成寺

普陀宗成寺始建于乾隆时期,作为统治天下的象征,堪称藏传佛教寺院的典范。寺门之上,一块石碑上刻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普陀宗成殿”四个大字,象征着汉、藏等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交融。由于“普陀宗城”在藏语中意为“布达拉”,因此该佛寺亦被称作“小布达拉宫”。

五座佛塔的入口处,矗立着五座璀璨夺目的藏式琉璃塔,色彩斑斓,分别是红色、黄色、黑色、白色和绿色,高达十几米。这些色彩各异的塔饰蕴含着独特的宗教寓意和象征意义。其中小西天牌坊,五种塔饰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五方佛,而五种颜色则分别象征着藏传佛教的五大宗派。由于格鲁派,即黄教,被清朝定为国教,因此黄色塔饰居于中央位置。

普陀宗成寺_小西天牌坊_承德外八寺

武大门北的黄色釉面牌楼系依照北京北海公园内的西天牌坊样式所建。在清代,只有具备相应品级的官员方可入寺礼佛,而品级不足者则需在此地等待。牌坊前的石狮象征着佛祖宣讲佛法时的威严如狮吼小西天牌坊,展现了佛教的至高权威,同时也表明了该寺是皇家寺院。

位于山顶的大鸿台是佛寺的核心建筑,同时还是举办大规模宗教仪式以及清代皇帝接见各民族部落首领和王公贵族的场所。这座建筑高达43米,占地达10000平方米。底层至三层的环绕设计使得采光充足,营造出一种宗教的庄严与威严。因此,它被誉为宗教建筑的瑰宝。

普陀宗成寺_小西天牌坊_承德外八寺

位于大鸿泰核心的万发归一寺,集中了普陀宗成寺的正殿及寺内所有建筑的精华。殿顶装饰着闪亮的金色琉璃瓦,上面铺满了五千两上等金叶。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是将黄金与水银融合熔炼,覆盖在铜瓦之上,待水银蒸发后,便呈现出一片灿烂夺目的金色景象。

日本侵略者对普陀宗成庙的文物进行了掠夺。有消息称,在刮除殿顶的金箔时,一名士兵不慎从高耸且厚重的镀金顶上坠落,不幸丧生。日军误以为这是佛祖的显灵,于是继续在佛像前跪地磕头,祈求佛祖的原谅。时至今日,部分金顶的镀金瓦片上依然可见侵华日军用刺刀刮金时留下的痕迹。

普陀宗成寺_承德外八寺_小西天牌坊

1932年,芝加哥国际展览会上,洛克菲勒财阀展出了一座仿制万法厅的巨型模型,其震撼全球,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璀璨夺目的瑰宝”、“艺术领域的杰出之作”。若有机会,您不妨亲自前往一探究竟。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