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赣州文庙坐落于江西省赣州老城区东南部,紧邻厚德路东段北侧,被誉为江西省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立学校遗址,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文庙最初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其建筑群分为三个部分,并以平行轴线的方式进行整体布局。
踏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宏伟的宫殿式建筑。此地正是享有盛誉的赣州文庙。
赣州文庙,这座古建筑群,曾是古代民众祭拜孔子圣人的圣地,亦为官方设立的学府,是学子们日常研习与科举应试的场所。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该庙占地逾万平方米,由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节孝祠等众多建筑构成,其红墙碧瓦,翘角飞檐,殿宇宽敞,气势恢宏。
赣州文庙作为江西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学遗址,位列江南现存四大文庙之列,其建筑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地方特色,这种风格在全国范围内较为罕见,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宝贵财富。
这是赣州文庙前的汉白玉牌坊。
步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门造型的汉白玉牌坊,其上镌刻着诸如“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等赞美孔圣先师的辞句。沿着道路前行,便会看到一处半月形的泮池,池中横跨着一座名为“状元桥”的桥梁。
说起状元桥,这里面有一则新闻。
史料中记载,古时赣州的文庙前方设有泮池,泮池之上横跨着一座石制拱桥,这座桥便是著名的“状元桥”。
2004年,为了迎接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赣州举办,赣州文庙经历了一次彻底的修复工程。5月13日那天,当施工团队正在对文庙前广场进行测量和表层土壤的清理作业时,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出现了:一座埋藏于地下的石拱桥映入众人眼帘!这便是著名的状元桥。在随后的挖掘工作中,施工人员还成功清理出了一个完整的泮池。这与史料的记载完全吻合。
踏入文庙之内,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廊柱,朱红色的门扉层层叠叠,而那座庄严的大成门上,则密密麻麻地镶嵌着无数颗犹如小碗般大小、闪耀着金光的铜钉。
踏入大成之门,穿过一片宽敞的院落,目光所及之处,一座两层楼高的建筑映入眼帘,其飞檐翘角,覆盖着闪亮的金色琉璃瓦,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殿前生长着两棵古老的柏树,它们挺拔而庄重,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大成殿之门上方高悬“生民未有”的牌匾,殿内中央供奉着孔子的雕像,两侧则陈列着他众多弟子的雕像。孔子雕像之上亦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镌刻着“万世师表”四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理论对中国社会的构建与进步产生了深远且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孔子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赞誉与认同。
2004年9月,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隆重开幕江西哪里要建门楼牌坊?,用以庆祝孔子诞辰2555周年。来自四面八方的孔、孟、颜、曾等姓氏的祭孔代表团,以及众多教师代表,纷纷向孔子敬献了花篮,以此缅怀这位在我国古代享有崇高地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丘,字仲尼,乃春秋时期人物,今逢其诞辰两千五百五十七载。孔夫子被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历朝历代学者皆尊其为“至圣先师”。自古以来,我国对孔子敬仰有加,祭孔仪式被誉为“国之大典”,尤其在明清两代,更是以帝王之礼对待。是以,在赣州文庙大成殿前的石阶上,见到蟠龙雕刻,亦不足为奇。
赣州文庙如今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景象,其建筑乃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据文庙工作人员介绍,馆内诸多物品均为珍贵文物。比如,大成殿顶覆盖的黄色与绿色琉璃瓦,表面光泽鲜亮江西哪里要建门楼牌坊?,让人误以为乃新品。然而,工作人员透露:“这些瓦片乃乾隆年间之物,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文庙庭院东西两侧各设钟鼓两房,其中钟房内悬挂着一口硕大的青铜钟,钟身上铭文清晰可见:“大明永乐四年丙戌春,刘渊然命工匠铸铜钟一口。”此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赣州文庙中的巨型铜钟上镌刻着“永乐四年铸成”的字迹,该钟距今已有超过四百年的历史。
在大成殿的两侧,排列着长长的庑房,那是古代学子们研习与应试的场所,尽管设施简朴,却弥漫着浓厚的文化古韵。文庙的工作人员还提及,在文庙一侧,曾有一座供奉关羽关云长的武庙,与之相邻。这种文武庙宇并列的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赣州文庙以其壮观的规模、完好的维护状态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
步入文庙,我们真切地领略到了赣州古城的秀美风姿,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赣州悠久历史的迷人风采。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