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彭家寨地处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境内。村寨内有一批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历史可追溯至200年以上。这些古老的建筑群,历经岁月洗礼仍保持原貌,是土家族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被称作“土家建筑的历史见证”。
过去藏在偏远山区、少有人去,现在变成宣恩旅游吸引人的地方,国庆时来了上万名游客体验。这个古老村落怎样变成热门景点,最近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去那里考察了。
200年深山古吊脚楼群“火出圈”
进入彭家寨,四周群山环抱,溪水淙淙,古老的木楼群隐藏在青翠的山林里。寨前是连绵的田地和纵横的田埂,寨后是连绵的山丘。寨中心有一片用大块青石铺成的空地,当地人在秋季用来晾晒农作物,也是土家族举行各种民俗活动的场地。远远望去,整个村寨呈现出一种“身处深山而不知,仿佛居于画景中”的境界。
彭家寨现在还留有二十三座木造穿斗式和半干栏式吊脚楼,这些吊脚楼不用钉子铆钉,完全依靠榫卯、穿斗等手法组合,有着小青瓦、花格窗,木栏扶手,走马转角等特色构件
此处为武陵山脉区域内,土家族人居住最为密集、遗迹保护最为完整、历史时期最为悠久的聚落之一。当地土家族文化研究者段绪光表示,由于山区田地稀少,居民建造房屋时会根据地形选择位置,聪明的土家族人为了适应山地环境,便利用吊脚楼的高度来应对地势起伏土家族吊脚楼论文,这也形成了彭家寨吊脚楼形态丰富多样——有的建筑紧靠山崖土家族吊脚楼论文,有的沿着山谷和溪流分布,有的在山脊蜿蜒而建,并且通过架空、悬挑、分层、堆叠等方式进行设计,每座楼都带有独特的风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张良皋屡次前往恩施地方,初次“察觉”到这座隐匿于深山中的建筑艺术珍品,不由得以诗歌赞颂“世间难得彭家寨,层楼巍峨栖居仙界。”在他积极倡议和努力推动下,彭家寨悬空楼阁古建筑系列的价值慢慢被认识。二零一三年,彭家寨凭借其保存齐全且成片的特点,被纳入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称作“土家族建筑遗存宝库”。中外建筑专家和旅行者络绎不绝,急于探访这个隐秘的古老木楼群落。
打造“没有围墙”的土家泛博物馆
建筑学家认为彭家寨的每处民居都是无价之宝;当地居民却觉得这些房屋毫无用处,毕竟作为重点文物,它们既不允许改造,也不准翻新,木结构虽然防火防潮,却需要耗费更多资金维护。
倘若彭家寨仍旧沿用旧时的道路,单纯为了保护而保护,若不将当地民众的居住境况、经济来源以及未来发展纳入考量,这种保护模式便难以长久维持。宣恩县委书记习覃谈到,为了让彭家寨这个古老的建筑群焕发生机,2017年该县与华中科技大学李保峰教授的团队共同制定了《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修建性详细规划》,计划深入发掘彭家寨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底蕴,着力建设土家泛博物馆,使彭家寨的土家族风俗得以传承,土家族建筑得以保护,旅游产业得以繁荣。
“泛博物馆”同一般博物馆存在哪些不同?李保峰指出,常规博物馆具有固定性,参观者同展品之间呈现对立关系。至于“泛博物馆”,它并非局限于某个封闭场所,而是将彭家寨一带的土家族聚落整体纳入其中,构成一个动态的土家族生活生产整体展示平台。
当地政府围绕彭家寨这个中心点,将上下的曾家寨、梁家寨、张家寨、汪家寨等九个土家族村寨都包含进来,开展统一的规划工作,借助文化保护、长远考虑、合理布局、促进经济,让彭家寨恢复生机,创建一个开放式的土家族文化展示区。
在土家民俗博物馆中心地带徜徉,除了那座与古老建筑风格协调的土家摩霄楼,其他所有景象都是土家族人真实的生产生活写照:有铺就的古老石板路,有保存完好的土家村寨,还有背着竹筐步履蹒跚的土家族长者,这些景象接连不断。自2018年以来,彭家寨的修缮实践两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因而成为全球文化、建筑领域的瞩目对象,并且由此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古村寨文旅融合“再生”新景区
上月尾,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建筑学院,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筑专家们,在彭家寨会合,对当地古吊脚楼群的遗产意义进行研讨;
当前,一项名为“有你同行,共享精彩,共赏彭家寨”的推广计划已经开展,彭家寨向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前往宣恩,亲身领略彭家寨所展现的民族文化风情和建筑艺术之美。
彭家寨的吊脚楼群,还有中意·国际建筑研学营,以及摩霄楼和舍巴田园这些地方,共同构成了彭家寨旅游景区,这个景区融合了土家文化的探究,建筑艺术的表现,还有沉浸式的表演,并且可以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旅游的全新象征。
村支书田福伦表示,彭家寨原有五十多户人家,总人口近三百人,为了整体性保护,政府部门集中征购了当地村民的住房,并承诺允许他们永久居住和使用,同时维持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模式。村集体的土地交由景区统一管理,进行整体性规划与开发,村民可以在景区周边区域找到工作。此外,还规划了几个主要的商业街区,方便普通民众设置摊位售卖农产品。
游客来了,经济活了,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小生意。
村子里,访客们闲逛不停,往来不断。许多居民把收获的玉米串在木楼檐角,给朴素的建筑围上了一层亮色。田野上飘散着稻谷的清香,在起伏的田垄间,饱满的稻穗俯身鞠躬,就等着进仓入库。
彭雪梅今年三十六岁,她来自彭家寨,那里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她在外面奋斗了很多年,最近她回到了家乡,因为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她开办了一家叫做微笑山庄的农家乐,她非常高兴地表示,家乡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来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国庆节期间,她家一天就能招待两百多位客人,她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