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独树一帜 古城景观
牌坊属于中国古建筑的一个独特类别,通常有两种用途:一是作为建筑群落的一部分并起到标识作用;二是表彰有德行或成就突出的人士,或是用来倡导良好社会风气。潍坊青州城在历史上曾拥有大量牌坊,数量超过四十座,这反映出当时青州经济兴盛、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社会风貌。这些牌坊主要涵盖王府所立牌坊、府级文庙牌坊、县级文庙牌坊,以及众多地方贤达获得的恩荣牌坊和科举功名牌坊等。明朝时期,青州为官者数量庞大,宅邸和宗祠集中位于城内,树立的牌楼多见于各条街道以及官宦府邸周边。这座古城拥有众多牌楼,样式各异,规格不一,它们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而且装饰华丽,共同构成了城市主要通道上的一道独特人文景象。
因此,本篇作品选取了从南门大街到北门大街的几座标志性牌楼,让参观者可以欣赏和观看。
海岱都会坊
古青州位于海岱区域,历来是都会和军事要地,很长时间内担当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核心,商业兴旺,商人云集,被称为“三齐要地,海岱都会”。
尚书里坊
尚书里坊采用四柱三门式样,牌坊正面上方题写“尚书里坊”字样,南面柱子间悬挂一副对联,上联记述“曾镇守要地,竟成千里屏障”,下联彰显“又持重权,实为三边关键”;北面柱子间亦挂一副对联,上联强调“修筑长堤明辨诉讼一方职责”大学士牌坊,下联赞扬“平定内乱驱逐外寇万世功勋”。这两副对联全面评价了石茂华的施政成就。
一门科第坊
一座科举荣誉牌坊始建于一五七六年,此牌坊由帝王核准建造,旨在表彰青州冯家宗族。牌匾上镌刻“同科及第”四字,顶部横额书有“奉旨”二字。右侧小字部分列有“表彰冯氏家族进士裕、惟重、惟讷,以及其子履、琦、瑗,另有举人惟健、惟敏、子咸”,总计六名进士与三名举人;左侧小字记载“大明工部奉皇帝旨意建造,万历丙戌年谷旦立”。南向抱柱有联,内中上联写明“科第接连不断,极尽东地文风”,下联称道“功业十分显著,足为北海门楣”;北向抱柱亦悬对联,上联赞曰“家族尽显雅致,众多英才辈出”,下联称扬“数代传承书卷,无尽栋梁之材”。
大学士坊
这座牌坊最初建造于嘉靖二十二年,目的是为了表彰青州府诸城县人士翟銮的功绩。牌坊顶部横匾上刻有“御旨”二字,牌坊的名称叫做“大学士”。在牌坊名称的右侧,用小字标注了翟銮的官职,包括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以及谨身殿大学士,并且注明他是石门人。在牌坊名称的左侧,用小字记录了建造的日期,即嘉靖癸卯年春季的吉日。南向的抱柱联,上联讲述巡视边境防卫三万里,展现雄才大略巩固关隘,下联说明主持阁府政务十余年,凭借远见深谋成为国家栋梁;北向的抱柱联,上联描述体态秀丽声音清脆,朝廷应对区分差异彰显法度,下联表达心意相通思虑缜密,公正裁决明晰果断遵循朝政规范。
柱国坊
柱国坊在明朝弘治年间建立,是为了表彰大学士刘珝而建造的,采用四柱三门的结构形式。刘珝先后在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个朝代任职,明宪宗称他为“东刘先生”,并赐予印章“嘉猷赞翊”。弘治三年去世,弘治皇帝亲自撰写祭联:“忠诚辅佐国家,确实是一代杰出名臣,孝顺彰显家乡,堪称三朝重要元老。”青州府和寿光县都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匾额上写的是“敕赠”,横匾正中是“柱国坊”,横匾右侧的小字部分写着“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刘珝”。其中,“柱国”是一种文官的荣誉称号,落款在左边,日期为“弘治辛酉榖旦”。南向抱柱联,上联称颂其忠诚有助于国家,确实可称为一代杰出官员,下联赞扬其孝顺彰显于家乡,确实可称为历经三朝的元老;北向抱柱联,上联称其忠廉树立于朝堂,史家称赞为贤相,功绩与云山齐名,下联赞其仁孝遍布于乡里,世人称其为楷模,品德与阳水同流。
大宗伯坊
这座牌坊创建于明朝嘉靖时期,是为了表彰青州人陈经而建。它采用四柱三门的结构。陈经曾担任礼部尚书,也就是“大宗伯”,因此牌坊的额匾上刻有“大宗伯”三个字。顶部横匾上写着“圣旨”。右侧的题额内容是“赐进士、资政大夫、礼部尚书,曾任兵科给事中、礼部侍郎、户部尚书、侍经筵、东渚陈经”,左侧落款为“大明嘉靖乙巳孟春榖旦立”。抱柱联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大臣的气度,在朝廷上掌权辅佐国家;第二部分是讲名士的风采,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聚会留下了诗歌。第二联描述的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平时正直敢说敢言,因此名声已经传开;在朝廷上性格淡泊,门前没有来求情的人,廉洁的名声很好。
太保坊
太保坊坐落在偶园街的最北头,有四根柱子和三个门洞,是为了表彰青州的邢玠而建造的。邢玠,又被称为搢伯和昆田,是明朝中后期的重要官员,担任过兵部尚书的高位,是益都(也就是现在的青州)人。他在隆庆五年(1571年)考中进士,最初被任命为密云知县。后来大学士牌坊,他先后担任了御史和巡抚,之后又被提拔为南京兵部侍郎。接着,他又被升任为兵部尚书。在万历年间,他带领军队到朝鲜对抗倭寇,取得了战功并上报捷报。他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子太保的荣誉。
北门里坊
北门里坊处在北门大街的最南头,是一座四柱三门、带有楼阁式牌坊的建筑物。这条街是青州古城中主要的南北走向道路之一,拥有长达1500年的悠久历史。街道两边分布着许多府邸和官署的遗迹,同时聚集了大量的商铺。其中包括明代谨身殿大学士刘珝的昭贤祠,以及清代左都御史房可壮的家族祠堂等著名建筑。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