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四平地方风景优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长白山区的哈达岭将众多山峰连成一线,群山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多变,降水丰沛,形成了独有的生物生长和繁衍的环境,这里的自然风光宛若精心设计的园林,湖光山色迷人,适合自驾前往游玩。
一、叶赫风景名胜区
在吉林省梨树县东南部,地处吉辽两省交界处,叶赫满族镇之中,属于四平旅游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景点,起着连接开发区内山门、二龙湖风景区旅游路线的作用。这里融合了满族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山水美景,风格与众不同,是中国北方非常难得的旅游目的地。叶赫地处山区,属于长白山余脉的大黑山系,景区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高低不平,山上松树和柏树郁郁葱葱,柳树形成一片片绿荫,这里被称作“天然森林公园”。
叶赫位于山区地带,属于长白山余脉中的大黑山系分支,景区周围群山环绕,地势高低不平,山上松树和柏树苍翠,柳树形成一片片绿荫,是国家级的“天然森林公园”之一。景区之中,春天到来,柳树展现新绿,野花争相开放,各种鸟儿鸣叫,春日阳光分外灿烂;夏天来临,远山青翠,树林茂密,树叶浓绿,山涧泉水流动,溪水声音轻柔,仿佛是人间仙境;秋天季节,天空辽阔,气候清爽,田野里稻子散发出香气,果实挂在枝上,山林色彩斑斓,光彩夺目,山水景色更加壮丽;冬天时分,大地披上白色,雪花洁白,北方风光别具一格。转山湖景区景色宜人,湖面广阔达五千亩,水面碧绿波光粼粼,湖水以"S"形态汇聚湖中,乘小船沿水道行进,经过花岩,穿过山峡,绕过城山,宛如进入世外桃源,“二龟锁湖”、“龟驼城”等自然景观更加令人着迷,人们赞其为“风水宝地”。
景观与游艺
叶赫位于吉林省,是国内较早开展民族旅游的地方,满族的历史文化遗存别具一格。目前当地正在推进建设,将打造两个主要的游览区域,分别是“古城文化区”和“转山湖风景游艺度假区”。在古城文化区内,游客可以参观东西两座城市的遗址,以及古驿站、伽蓝寺、娘娘庙、虫王庙等历史建筑。转山湖景区则能为游客提供登山、玩水、休闲度假等多种活动选择。经过考证和修复的“叶赫那拉城“,其建筑非常雄伟,极具壮观景象,展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风格,成功再现了叶赫那拉历史上的辉煌;“民族展馆”能够为专家学者们提供考古研究非常理想的场地,同时也为参观者增加了了解民族历史和风俗文化的乐趣。
二、 半拉山门
坐落在吉林省南部,省级旅游路线“二郎山庄--山门--叶赫古城”的核心地带,坐落于“半拉山”之上,亦称“半拉山门”。半拉山以自然风光见长,真山真水相映成趣,又融合人文景观,景色优美,风光迷人,是四平附近备受推崇的游览景点。山门水库紧邻杏花山麓,山水交相辉映,宛如佳丽对镜,为自然画卷平添了许多韵味。二郎山庄位于半拉山,属于半拉山门风景区,是景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的自然风光非常迷人,色彩丰富,环境优美,包含了许多内容,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也有深厚的宗教文化,还融合了众多历史故事和古老传说。
穿过大门,可以看到一片开阔平整的操练场地,场地左边分别有座关帝庙和娘娘庙。关帝庙建造于哪个年代已经无从考证,尽管遭受风雨侵蚀,庙顶上雕刻的五寸高神像依然生动逼真。庙宇入口两侧各立有一块石碑,碑文上刻着“众善奉行”和“典范千秋”的箴言。主殿上方高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心领神会”,匾额下方题有“光绪十四年八月十五”的落款。院子里安放着一只老钟,钟体上铭文有“半拉山门关帝庙铸造一口钟重量九十斤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制造”这样二十多个字,内容清晰可见。主殿的中间摆放着一尊关帝的石造人像,其左右两边还摆放着十四尊大小不一的石造人像,造型各异。
关帝庙的后面是娘娘庙,庙中摆放着一对神情和蔼的老男老女陶像。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这天,附近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纷纷前来参加庙会,场面十分兴盛。
山口旁边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座神龛,不远处还有一座神木山,更远的地方则是连绵起伏的常家山岭。此地景致优美,日伪时期就是知名的游览之地。如今原初的山门已破败不堪,那些老式建筑全都消失不见,换成了崭新的建筑群落拔地而起。多种多样的新型旅游服务设施随处可见,有供人歇息的住所,有供人游泳的场馆,再加上半山腰处独有的景致,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不舍离去。
三、 伊通
在吉林省中部地区,伊通河上游流域,省会长春市南边,东面和长春市双阳区相邻,东南方向和磐石市相连,南面连接东丰县和东辽县,西南方向和梨树县接壤,西南和西北方向与公主岭市交界,北面和长春市郊区相连。2016年11月,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被国家旅游局授予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称号。
伊通满族博物馆
这里是国内仅存的一处专门陈列满族遗留物品和风俗习惯的展览馆,目前,其收藏的物品种类超过六百,展出的物件超过三千件。该馆已经接待了一千多个不同层级的参观团队,以及二十万人次的普通访客。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国际友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同胞,都曾专程到此参观。一九九五年三月,中共四平市委和市政府将其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九年五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本馆作为学术基地。
南山风景区
该场所面积达十八平方公里,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伊通镇二道岭子村,系伊通满族自治县同泰绿色山庄独立投资建设的,其董事长为李英杰先生。此处树木葱郁,山峦层叠,溪流淙淙,风光秀丽,现已投入资金将近1.15亿人民币,建成的主要景点包括保雍寺、万佛塔、满族特色住宅、汉白玉牌楼、长城石刻、二龙戏珠影壁大门、节庆活动中心、春华秋实庭院、蔷薇园、爱华私立学校、琴湖、克隆梨园等,已构成融合文化遗迹与自然景致,兼具休憩度假、信奉佛祖、游览参观作用的旅游目的地。
南山景区出行条件优越,通过长营高速伊通客运东站搭乘交通工具前往长春市区的路程为48公里,从县城前往该景点只需5公里。从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出发,到景区的距离为77公里。连接伊通与西苇的县级道路穿行于南山风景区内部。
伊通南山旅游景区资源种类繁多,拥有天然林120公顷,人工林140公顷,以及超过5万株人工培育的稀有克隆梨树。森林里生长着松树、柞树、榆树、柳树等多种针叶树和阔叶树,林间生活着狐狸、松鼠、猫头鹰等可供观赏的多种动物。此外,这里还出产榛子、橡子、山梨、山核桃、山里红等山货,以及蕨菜、松树蘑和特有的“伊通香白蘑”等山野美味,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这片景区的空气十分纯净,四周环境非常安静,景色与众不同,森林和植被覆盖面积超过百分之八十,非常适合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放松以及举办各类会议活动。在南山风景区的南边位置,坐落着伊通爱华私立学校。该校的占地面积为1、12万平方米,目前建成的建筑面积大约有1万平方米,它是一所从幼儿园到初中都有设置的寄宿式学校,学校的各项设施非常齐全。
牧情谷风景区
牧情谷旅游风景区坐落在长春市东南51公里处的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三面环山,一湾碧水环绕,这里由吉林省辰龙集团经过4年投资建设浙江四平山门风景区,目前已建成一期工程。景区总面积达200公顷,以别具一格的萨满文化和淳朴浓郁的民俗特色为灵魂,同时借助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色,并融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精心设计了九情园和七彩谷两大景区。怡情园草木繁盛,五色斑斓;浴神湖莲花怒放,水光潋滟,游览休憩的景致同周边的自然资源彼此辉映,打造出一个协调一致的旅游胜地。萨满风情园囊括了萨满文化陈列馆、神道、图腾石柱等设施。众多承载着民俗风情的标志、岩刻、塑像、器具,以及萨满的祭拜仪式和歌舞展演,为探访者开启了一道认识萨满传统历史与民俗风情的途径。
牧情谷旅游风景区以别具一格且充满玄秘意味的萨满文化为根基,融合了北方地方特色风俗、自然景观欣赏、安逸休憩、美食休闲等多重功能,是一个综合型且品质上乘的旅游目的地。
大孤山风景区
大孤山位于伊通境内。当地群山连绵起伏,沟壑遍布,既有原生森林,也有栽培林带,彼此映衬。各种花卉草木与奇特的飞禽走兽在此和谐共存,构成一处国家级的自然庇护所。
大孤山因是伊通“七星山”中最为突出的一座而闻名中外。独特的火山活动方式造就了许多形态各异、粗细不均的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了令人震撼的奇特火山景观。塔林、石屋、天梯、神椅等景致匠心独运;四座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如同金龟仰望太阳,有的仿佛巨象匍匐大地,宛如一幅雄奇秀美的画卷,令人驻足忘返。
这个景点以自然风光为主,到处都是青松环绕山岭,塔林密集聚集,景色雄伟壮观。景区内著名的地方包括:北方少有的民族村落,一条连接两岸的缆绳桥,一座名为青云的寺庙,一个观测天象的高台,一座供奉龙王的庙宇,还有一个种植各种植物的园地等。
怡情植物园
大孤山怡情植物园设有百花园、百草园、百蔬园、百药园、百果园五个区域。春天、夏天、秋天,园内数百种植物陆续开放、彼此媲美。珍奇花朵争相怒放,瓜果蔬菜郁郁葱葱,小桥下流水潺潺,彩色蝴蝶四处飞舞,让人看不过来。走进惜卉亭,可见亭顶楹联写着“闲庭落日携影去,古月香花伴君来”,旁边点景石上刻着“簇拥红花绿草,醉眠细雨和风”;来到百草园的悦兰亭,其楹联为“不艳不娇诗人醉,无姿无色翰墨香”,旁边的点景石镌刻着“草梦萦翠露,石眠醉清音”;而百药园的惬心亭,上面的楹联是“一草一叶除根解表排患虑,百枝百花固本培元祛顽疾”,其下点景石上写着“抚风歌月影,弹笑愈心弦”。园中装饰着各式装饰物,蜿蜒的蔬果通道和桥上流水构成一幅和谐画面。在草亭里稍作停留,品读名人佳句,体会微风轻拂,聆听溪水流动的声音,令人赞叹自然造化出如此动人的篇章。
伊通环碧山庄
伊通东北部有个新兴乡闫家村,在县城东北七十华里远,村庄面积有五十公顷大,农庄利用优美的田野风光做依托,凭借别致的农家饭菜形成特色,经过多年打造,建成了休闲木屋、洗澡中心、果树园地、钓鱼场地、跑马场地等设施,是个适合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伊通火山群
坐落在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离长春有65公里远,是由16座火山连成一片的火山群,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地,因稀有的火山资源而吸引地质学者和观光客。火山山体主要由火山岩柱组成,柱子横截面呈多种形状,部分形成塔状,并且由许多石塔组合成特别的“石林”景观,置身其中,仿佛步入奇幻离奇的神异天地,山体似利刃似宝剑似猛虎似卧姿,大自然精妙的造化令人不由自主心生敬畏。
伊通火山群包括西尖山、东尖山、团山、大孤山、东小山、小孤山、南尖山、馒头山、莫里青山、马鞍山、横小山这十六座火山。西尖山、莫里青山和大孤山的自然风光在国内非常少见,特别适合游览。火山群中还发现了大型的断裂岩洞,这是国内首次出现这种情况。世间少有的伊通火山群,系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期间形成的火山穹丘。其形成年代大约在距今3380万年至860万年之间,分布范围超过640平方公里,保护区占地7648公顷,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4度50分至125度22分,北纬43度14分至43度35分。
这一火山群属于自然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以缓慢的“侵出”方式即“挤牙膏”式形成熔岩穹丘,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认定为“伊通型”而闻名于世的火山林带。这些火山穹丘全部由碱性橄榄玄武岩构成。它们高耸于地面,弧形山峰挺立,彼此对应分布,在松辽大地上遥相呼应。这座山体轮廓像高楼,又像马鞍,还像元宝,又似莲花,有时像大鸟展翅飞翔,有时像军队排列整齐,有时像老牛凝望月亮,有时像乌龟仰望太阳,火山群中的大孤山、小孤山、东西尖山等七个火山穹丘以北斗星的姿态分布,让“七星落地”的古老故事在百姓间广为流传。
这种岩石在穹丘地区,有的露出地面,有的埋在地下。露出的部分,形态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西尖山的石柱,只有美国怀亥俄明州的“魔鬼之塔”才能比得上;大孤山的石林,比桂林石林还要壮观;横头山的众志成城景象,是自然造物的巧妙之作;莫里青山的鹰嘴崖,展现了天地创造的奇妙。二郎挑山的故事,让东、西尖山变成了天地创造的传奇场景,狐仙疗愈的叙事,将人类与动物及自然间的融洽互动描绘得淋漓尽致。
报国普乐寺
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地方,被美丽的七星山环绕,那里有宏伟的殿堂,有栩栩如生的佛像,是一个庄重华丽的佛教场所。
该寺庙占地六千平米,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圆慧宝殿、圆通宝殿和三圣殿。三圣殿的上层是藏经阁浙江四平山门风景区,其两侧分布着普门阁和地藏阁。圆通宝殿的旁边有文殊阁和普贤阁。除此之外,还有供奉眼光菩萨的殿堂、负责守护的护法阁、记录功德的功德阁、供奉药师的药王阁、纪念先师的祖师阁,以及钟楼、鼓楼、用于礼佛的念佛阁、僧侣居住的禅房、提供斋饭的斋堂等设施。
圆通宝殿的高度大约相当于五层楼,它的占地面积达到五百平方米,能够容纳五百人同时进行宗教活动。殿中主要供奉的是毗庐遮那佛和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和龙女菩萨在两侧侍奉,另外还有三十二尊观世音菩萨的不同化身分布在四周。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只有普陀山的普济寺也是一处供奉三十二尊化身菩萨像的场所,而圆通宝殿是第二个这样的地方。普门殿中设有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塑像,此外依据《大悲咒》还制作了八十八尊菩萨造像,姿态互不相同,技艺十分高超。一个露天摆放的观世音菩萨造像,高度达到5.5米,重量超过八吨,制作技术非常精湛。因为这个缘故,香客们把报国普乐寺称作“普陀北移”。寺院内住着六位僧侣,他们都是年纪很小就出家修行。
后山屯水上乐园
在伊通高速公路收费站东边四公里处,利民村后山屯和均匀铺北部一带,环境十分清静,可以看作是城市旁边的天然绿洲,供人放松身心。那里有一家味道不错的饭店,建在绿树环绕的水面上,闲暇时可以在湖边悠闲地钓鱼,或者划船在水面上游玩,感受农家菜肴的鲜美,品尝当地产的鲜鱼,非常适合家人朋友一起去游玩,去后山屯水上乐园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一定能够留下难忘的体验。
文物古迹
阿木巴克围场
伊通县城南十五公里处的西苇镇区域,三百八十年前气候宜人,降水丰沛,植被茂盛,林子里栖息着众多狼、紫貂、黑熊、山鹿、狐和东北虎等生物。该处天然牧场便是盛京围场中知名的阿木巴克围场。
柳条边
清朝时划定的柳条边,是为了守护皇室在北京建都后的祖籍地,同时确保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垄断,这条禁地边界由此设立。
驿站
吉林地区最早的陆路交通是驿道。
伊通河
伊通河,历史上曾被称为一秃河、易屯河和伊敦河,这些名称均源自满语,意指“水势浩大、湍急”。它的发源于伊通县最南边的河源镇青顶山北坡。这条河是饮马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同时也是长春地区的重要河流。它蜿蜒穿过长春地区和德惠市,最终在农安县靠山镇东边汇入饮马河。其总长度为342.5公里,流域覆盖的面积达到了8440平方公里。长春境内有河流总长度为286.9公里,市区内的河段长度为23公里,这些河流覆盖的流域面积达到5412.9平方公里。伊通河在长春城市的建立和进步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过,因为水文条件发生了改变,如今已经不再具备通航的功能。
美丽的四平,实在是太有趣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