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卧佛寺 唐贞观
隐匿于绵延起伏西山脚下的卧佛寺,处在北京植物园内,这座庙宇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公元627至649年北京卧佛寺牌坊,因其深厚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慕名前来。
一朵花里存在着一个世界,一片叶子蕴含着一棵菩提,寺庙里面多种多样的古树和花木,成为了文人墨客寄托情感之物,成为了诗歌吟诵时所针对的对象。今天请让我们所有人一起身处千年古刹之中,去领略那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然的美丽之情。
苍劲的古柏

于山门前,存在一段古柏夹道北京卧佛寺牌坊,这段夹道长达百余米,这两行古柏早就声名远扬,在清初孙承泽所著的《天府广记》当中记载有,“门有老柏百许森立,寒威逼人。”,“大松两行拥之,香翠扑人衣裙。”
数十株侧柏植于整个坡道,其中2种7株古侧柏为一级,树龄超300岁,最粗者胸径约1.45米。这些参天古柏耸立着,好似有钢般意志、铁样纪律的老兵,年复一年驻守于此,隔绝一切纷扰,营造出一片清雅静心之地。
静谧的银杏

在三世佛殿东侧,种植着一株高大的古银杏,在三世佛殿西侧,也种植着一株高大的古银杏,取“佛涅槃于娑罗双树”的意境。
这两株高大的银杏树,安静地耸立在佛殿两边,历经800年沧桑变化,仿佛在将卧佛寺的历史变迁向世人娓娓道来。每逢秋季,片片树叶都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微风拂过,好似彩蝶翩翩起舞,在红墙的映衬下甚是美观。乾隆皇帝题三世佛殿之“双林邃境”,此二树即为“双林” 。
超然的七叶树

流传有说法称,释迦牟尼是在娑罗树下实现涅磐的,所以娑罗树被广泛地种植于寺院里面。不过因为娑罗树属于亚热带植物,在北方存活起来不容易,所以我国北方寺院大多用同样作为佛教圣树的七叶树来进行替代。卧佛寺种植了好几株七叶树,各地的雅士来到这里游览,都纷纷作诗,从而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篇。
《娑罗树歌》谭贞默
穹山庆谷能奇树,树性无过五土赋。
此种流传印土国,七叶九华人莫识,梵名却唤娑罗勒。

岂亦其材无可用,致教日月失晨昃。
报国古寺两怪松,侏儒其质婆娑容。
娑罗作宾松作主,吾将揖让成会同。
佛为皇灵护西东,卧治娑罗坐理松。
不尔神物飞作龙,安得老死游其中。

在院中的七叶树,每日都沉浸于清幽静谧的氛围里,它聆听着那通达人心的悠扬佛音,不知这样情形下的它,是否也增添了一份灵性与淡然。
特别声明
本期照片均拍摄于往年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