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北京中轴线美不胜收,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 秋日北京中轴线美不胜收,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石牌坊
摘要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700多年来,北京中轴线在一年年四季轮转中,见证了古都北京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

秋季的北京,天空辽阔,白云稀疏。城市中心的传统建筑群,与周围绚丽的落叶形成鲜明对比,景色令人赞叹。

北京中轴线最北边是钟鼓楼,往南依次穿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其附属建筑、正阳门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再往南走经过中轴线南段道路的残留部分,最后到达南边的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别位于两侧,形成东西对称的格局。这条中轴线已经存在了超过七百年的历史,它不断演变却始终延续至今,持续对城市的发展方向产生着作用。

七百余年时光流转,北京中轴线始终屹立,记录着这座古都的持续发展与不断焕新。二零二三年公布的《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二零二二年-二零三五年)》明确了相关保护、呈现、运用、监控等方面的规划管理规范和实施方法,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北京中轴线南端坐落着永定门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该建筑于11月6日被拍摄到。照片由新华社记者李贺提供。

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北京中轴线历史建筑_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_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规划

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永定门北边石板小路的旧迹呈现出来,这是在十一月六日拍摄的画面。从正阳门到永定门的中间那条路,是古代帝王从皇宫前往南边祭拜天地时必定要走的道路。图片由新华社记者李贺提供。

北京中轴线历史建筑_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_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规划

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11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正阳门城楼,拍摄于十一月六日。这座城楼是明清两代都城的正南门,位于老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之上,人们常称其为前门。1988年,正阳门城楼与箭楼被国务院核定,成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游客于11月6日在正阳门城楼前进行参观活动。正阳门是明清时期都城的南向主要入口,位于北京古城的中心线上,通常被称为前门。1988年,正阳门的城楼与箭楼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旅行者于11月6日来到前门大街,在前门箭楼处观光,这里是正阳门,明清两代都城的南向大门,位于北京古城的中心轴线上,也被称为前门。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在1988年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拍摄。

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规划_北京中轴线历史建筑_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

正阳门箭楼,拍摄于十一月六日。这座门是明朝和清朝都城的主要南向入口,位于北京古城的中心线上,人们通常称它为前门。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在1988年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成为第三批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图片由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提供。

从景山角度拍摄的故宫,时间是十一月六日。这座始建于1406年的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新华社记者李欣拍摄。

故宫局部(11月6日拍摄)。这座始建于1406年的故宫,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木质结构宫殿建筑组群,坐落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地带。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规划_北京中轴线历史建筑_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

北京万宁桥上的镇水神兽,摄于十一月六日。这座桥在北京地安门外大街中部,靠近什刹海东边,是北京中轴线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桥梁。它至今已经存在了七百多年。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重要连接点。从元代开始建造,它就一直负责连接南北的交通。新华社记者 才扬拍摄。

行人行经北京万宁桥,画面摄于11月6日。此桥地处北京地安门外大街中段,毗邻什刹海东边。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桥梁,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它作为北京中轴线与玉河交汇的节点,自元代创建以来,始终发挥着连接南北交通的关键作用。新华社记者 才扬 拍摄

行人走过北京万宁桥,时间是11月6日。这座桥在北京地安门外大街中部,靠近什刹海东岸,属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古老桥梁,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连接点,从元代开始建造,一直发挥着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照片由新华社记者才扬拍摄。

游客观赏天坛(11月3日拍摄)。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是当今世界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古代祭天场所,1998年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新华社记者穆问春拍摄

北京正阳门箭楼图片_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规划_北京中轴线历史建筑

天坛祈年殿,于1998年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一座古建筑群,用以祭天,现存于世,规模宏大,保存状况良好,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新华社记者穆问春于11月3日拍摄了此景。

游客在天坛祈年殿附近活动,时间是十月二十二日。天坛在明朝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时开始建造,它如今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在1998年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新华社记者穆问春拍摄。

游客在天坛活动,时间是十月二十二日。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古代祭祀天空的建筑群。该建筑群于1998年被正式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新华社记者穆问春拍摄。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