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帝陵石雕牌坊

发布时间:2012-10-22 20:14:51
 

 

    明十三陵牌坊-陵墓牌坊是用于坟墓之前表示纪念、标识作用的石雕牌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到灵魂不灭、事死如生、厚葬为孝等礼制观念的影响,历来十分重视人的“身后之事”。帝王在未死之前就开始营造巨大陵墓,以期死后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圣贤、名臣、武将墓,除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外,还有敬仰、怀念之情。为使陵墓有肃穆、宁静气氛,常在主轴线上建石雕牌楼和棂星门,牌坊两边安放石雕麒麟石雕貔貅等雕刻,成为整个空间序列上的一个起点或节点,起到分隔空间、增加层次的作用,同时寸托渲染气氛,成为陵墓的标志性建筑。这类牌坊主要见于明清帝王的陵墓,如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图3-31),六柱五间十一楼,是中国九座最大的牌坊之一,十三陵位于昌平区天寿山南麓,有明

 

  十三个皇帝陵墓,陵区共用一个墓道,墓道南端的起点就是这座石牌坊,石坊遥对天寿山,是十三陵的重要标志。清朝帝王陵墓东陵和西陵也有这种大型的石牌坊,造型样式与明十三陵相似。帝陵牌坊考虑到其永久性,多为石构,制作精工,规模宏大,以现其庄严肃穆的气氛。古代帝王墓称“陵”,圣人墓称“林”,所以孔圣人的墓称“孔林”或“至圣人”,关羽的墓称“关林”。

 湖北当阳关陵的大红门前建有三间四柱冲天式石雕牌坊,上面题有“汉室忠良”来表达对关羽的敬意。此外,还有很多名人、名臣等的墓前也建有牌坊,表达后人对其的崇敬之意和缅怀之情。如海口海瑞墓前立有“粤东正气”石牌坊,浙江义乌骆宾王墓前立有明崇祯年间的“唐杰流风”石雕牌坊,称颂骆宾王的文才和德行。然后又亲自主持在所居的里门右边“筑阙表之”。里坊制解体后,石雕牌坊演变为以标志性的精神功能为主。坊门单独立于街口,“坊”名继续沿用下来,作为各居住地段的名称,并在坊门的牌匾上榜书坊名,坊门变成既不连墙体、也没门扉的独立、自成一体的牌坊,成了整个居住地段的一个标识、标志。最早的标志性牌坊就是这种独自立于街巷的坊门演化来的。明清时期逐步向纪念性功能演变,物质功能淡化。

版权属于长城石雕厂,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diaosu123.com/ 

其他人阅读了;

 

在线留言

留言内容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留言记录

  • 暂无数据